央媒看河北|吴桥杂技精彩绽放 佳节坚守诠释担当
近日,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、民生保障、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:《人民日报》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,中外杂技精英同台献艺,展现艺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;新华社报道关注河北电力部门有效破解新能源汽车“充电焦虑”,提升公众出行体验;
近日,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、民生保障、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:《人民日报》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,中外杂技精英同台献艺,展现艺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;新华社报道关注河北电力部门有效破解新能源汽车“充电焦虑”,提升公众出行体验;
低矮的巷道里,一盏如豆的矿灯在黑暗中摇曳,映照出一个个弯曲的脊背。周遭煤尘弥漫,呛得人喘不过气来。黑是这里的主色调,那些被染得像煤一样黑的矿工们艰难地用镐一寸一寸敲击着煤层。汗,从额头淌了下来,那道刚刚有了点肉色的痕迹,旋即又被染得黢黑。地底下渗出的水浸湿了裤
在开滦博物馆内, 19位矿工的工历卡在众多展品中尤为醒目,其中编号为56222的节振国工历卡被放置在显要位置。盛夏时节,众多游客追寻红色印记,沉浸感受烽火岁月里闪耀的英雄故事。人们在深入了解抗战故事中,增强国防动员意识。
“节振国同志您在战斗中遇到困难时,是什么支撑您坚持下去?”唐马路小学校长带领学生们和革命先烈节振国“对话”,通过Ai模拟技术,让学生们跨越时代的鸿沟,近距离感受先烈对抗战的坚定信念。
80年前的今天,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,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。我永远忘不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14年这段血泪写就的峥嵘岁月。